“滴滴滴……”隨著測試儀器顯示出塵埃粒子數測試結果,激光院新建試驗室正式完工,潔凈度符合國家標準,具備使用條件。
該試驗室承載著激光院科研生產重要任務,在項目建設攻堅關鍵期,公司行保部牽頭成立黨員突擊隊,憑著“全力以赴、務期必成”的勁頭沖在建設一線,不僅拿下了激光科技園二期建設的重要節點,也為公司產品的工程化、產業化打下扎實基礎。
掛圖作戰顯擔當
“為滿足公司科研生產項目配套,需在3月底前完成廠房土建施工,5月底前完成試驗室潔凈及輔助配套條件施工。”年初,黨員突擊隊根據項目節點組織動員會,鼓勵隊員迅速進入“戰斗”狀態。
面對工期緊張、工藝技術無先例可參考的雙重挑戰,黨員突擊隊精心編制了重點工作任務表,將土建工程、設備安裝、管線敷設等各個環節細化拆解為一張詳盡的“作戰圖”。這張密密麻麻的圖紙上設立了9個專業工程,將各環節明確到責任人,嚴格控制各階段節點閉環;并根據各個環節特點梳理出困難與風險點10余項,提前預判并化解了“潔凈間動力需求問題”等多項技術風險。
圍繞“作戰圖”,黨員突擊隊針對節點風險組織施工單位進行了多輪研討。“人手不足就加夜班,工序卡點就動態調整,安全底線必須守住,方案定了就要剛性執行!”黨員突擊隊羅隊長說道。最終經過協商,增加夜班人數、補充作業力量、優化施工工序等實招陸續出爐,并形成切實可行的月度執行計劃,確保項目順利推進。
創新破局解難題
土建工程完工后,試驗室面臨設備如何供電的問題。原定從外部引電的建設方案手續辦理復雜、施工周期長且成本較高,急需新的配電方案。
黨員突擊隊對施工現場進行了實地勘測與現有資源整合,經初步研討分析,團隊創造性地提出“盤活存量、精準調配”的破局思路:通過壓減激光科技園一期供電容量,釋放兩臺閑置變壓器,從一期動力中心架設雙回路電纜,為集成測試試驗室構建“生命線”。這一方案既規避了外線增容的冗長周期,又實現現有資源最大化利用。“經初步測算,該方案直接節省投資150萬元。”黨員突擊隊技術骨干楊工介紹道。
初步思路形成,但方案可行性還需進一步論證。
“壓減一期供電容量會不會影響現有生產?”“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,新的方案面臨管道敷設交叉等問題,在時間上是否來得及?”會議室里,黨員突擊隊與業務部門、設計單位相關責任人圍坐在桌前激烈討論,技術人員或手持計算器進行測算,或揮動鉛筆在設計圖紙上規劃標記。
考慮到線路敷設作業面狹小,園區地下管網錯綜復雜等實際問題,楊工針對設計單位初步擬定的電纜線路設計圖進行了二次改良,只見他用鉛筆在廠房示意圖內劃出一條直線,“這里不用繞這么遠,可以采用新的頂管工藝,從地下頂管過去,就可以取最近的路線,既節約成本,又避開了雨水、污水等地下管道。”
“可行!”該方案得到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一致確認,進一步壓縮了施工周期。5月,高壓變配電系統建設完成,具備為廠房正式供電的能力。
快速響應保質量
最后一個月,項目建設進入最后沖刺階段,黨員突擊隊爭分奪秒,迅速開啟了全天候的攻堅模式。
面對工期壓力,羅隊長發揮模范帶頭作用,帶領業務骨干化身“項目管家”全天駐守施工現場,對施工關鍵環節的質量、安全及進度開展監督管理,并及時反饋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。
項目建立日調度、周講評機制,團隊每日跟蹤項目進展,并建立“問題不過夜、整改不隔天”的快速響應機制,第一時間協調資源、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。
在時間節點前兩周,技術骨干明工在廠房進行安全檢查時,發現壓縮空氣管道支架安裝位置有誤,管道即將敷設的位置與工藝設備供水管道位置發生沖突。發現問題后,明工立刻聯系施工單位,第一時間對現場布局進行了糾偏。“這個壓縮空氣管道需要改裝到北面檢修管道旁,這樣既不影響管道檢修,也滿足咱們的設備使用需求。”經與施工單位設計代表溝通后,施工隊很快將管道支架位置進行了調整。
出現這次事故后,明工心有余悸,他心想:“這樣的設計隱患如若不及時發現,在建成后會對我們設備的使用造成影響。”于是,他決定再一次巡查現場,確保萬無一失。
就是靠著這種快速響應、執著較真,集成測試試驗室如期建成,用創新與實干的完美答卷,為這場關于責任與智慧的“考試”畫上了圓滿的句號。7月,隨著工藝設備陸續進場并開展安裝調試,公司科研生產任務正按照計劃有序開展。
在決戰攻堅的關鍵時刻,該黨員突擊隊隊員調整狀態,又迅速投入新的“戰斗”,繼續以“等不起”的緊迫感、“慢不得”的危機感、“坐不住”的責任感,為服務保障科研生產奮勇前行。(圖文/牛更宇)